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作者: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索端智 孙发平

所属图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图书作者:青海省社会科学院 索端智 孙发平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报告字数:41451字 报告页数:48页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黄河生态保护、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黄河长治久安是中华民族的夙愿,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基。本报告聚焦于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健康、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污染系统治理、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十个方面,梳理了近三年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做法与取得的成效,通过审视与思考,总结提炼了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启示,并指出在未来几年发展过程中,黄河流域各省区应坚持以水为基础,有效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不断提升现代环境治理能力,在治理方式、发展方式、民生保障和黄河文化等方面呈现新的战略走向。
文章目录
  • 一 加强上中下游协同治理,促进流域生态系统安全健康
  •         (一)加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修复,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         (二)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初步显现
  •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一带五区多点”空间布局正在形成
  •         (四)探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流域协同治理逐步推进
  •         (五)强化黄河流域司法保障,生态保护司法效能日趋提升
  • 二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强全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         (一)补好预警监测短板,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
  •         (二)构建供水工程体系,黄河水资源配置体系日趋完善
  •         (三)加强刚性约束,黄河流域内取用水行为进一步规范
  •         (四)强化统一调度,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有效提升
  • 三 强化环境污染系统治理,净化黄河“毛细血管”
  •         (一)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         (二)推进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力度,氮氧化物排放强度有效降低
  •         (三)深入开展固废排查整治,流域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得到提升
  •         (四)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矿山生态环境逐步修复
  •         (五)加强重点河湖水污染治理力度,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
  •         (一)大力促进农业增产提质,粮食安全保障作用依然稳固
  •         (二)稳步推进工业改造升级,产业集群竞争优势逐渐显现
  •         (三)深度运用数字赋能产业,一二三产融合效率持续提升
  •         (四)积极优化能源开发布局,国家能源安全地位愈加重要
  •         (五)加快推动重大问题研究,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 五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
  •         (一)紧抓战略机遇,区域协调发展布局更加明确
  •         (二)加快资源要素集聚,沿黄城市群建设持续推进
  •         (三)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中心城市引领力持续增强
  •         (四)强化城镇扩容提质,新型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
  •         (五)挖掘乡土特色优势,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有效激活
  • 六 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便捷流动
  •         (一)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流通应用水平增强
  •         (二)优化提升既有交通网络,省际城乡区域连通效率提升
  •         (三)全面升级综合枢纽功能,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         (四)打通清洁能源外送通道,能源流域互联互通保障提高
  •         (五)强化跨区域大通道建设,流域内外要素流动更加便捷
  • 七 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
  •         (一)构建就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         (二)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义务教育质量有效提高
  •         (三)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人民群众健康得到切实保障
  •         (四)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民生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         (五)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         (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能力大幅提升
  • 八 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
  •         (一)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黄河文化规划体系日益完善
  •         (二)加强黄河文化遗产调查研究,黄河文化系统保护迈上新台阶
  •         (三)加大文旅深度融合力度,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初具规模
  •         (四)推进黄河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黄河文化产业焕发生机与活力
  •         (五)加强沿黄省区文化交流协作,黄河文化影响力有较大提升
  • 九 推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加快构建黄河流域开放新格局
  •         (一)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
  •         (二)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开放合作水平不断提升
  •         (三)加深东西双向互济,区域合作发展实现突破
  •         (四)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 十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启示与战略走向
  •         (一)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启示
  •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走向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