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21~2022年黄河流域省份差异化碳达峰路径研究
2021~2022年黄河流域省份差异化碳达峰路径研究
报告字数:11287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主线,其内在逻辑与黄河流域发展战略一致,是强化生态保护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碳排放特征与经济体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密切相关,黄河上游低排放省区、晋陕蒙主要煤炭产区,下游能源消费省份的资源禀赋、主导产业、经济发展阶段差异明显,其碳排放特征、碳排放驱动因素也体现出较大区别,碳达峰的难度和进程各不相同,凸显出打造发展新范式任重道远、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生态保护压力较大等问题。为实现分次分批的碳达峰,各省份应深入贯彻国家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中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文章目录
- 一 黄河流域省份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意义
- 二 黄河流域省份碳排放现状分析
- (一)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特征
- (二)黄河流域各省区碳排放特征分析
- (三)黄河流域各省区碳达峰进程评估
- 三 黄河流域省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
- (一)研究方法
- (二)分解结果分析
- 四 黄河流域省份碳达峰面临挑战分析
- (一)上游低排放省区:生态保护压力较大
- (二)晋陕蒙主要煤炭产区:打造发展新范式任重道远
- (三)下游能源消费省区:能源消费结构亟待优化
- 五 黄河流域省份碳达峰实施方案分析
- (一)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 (二)明确各省份差异化达峰路径
- (三)强化流域协同合作机制
- 六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