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教育代际流动性研究
中国教育代际流动性研究

作者:吕国光 胡一 张燕

所属图书:共同富裕与教育反贫困

图书作者:李涛 邬志辉

出版时间:2022年09月

报告字数:22929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本文运用历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9万多个家庭的样本数据,使用多项统计指标,系统考察了从晚清普及学校教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教育代际绝对流动性和教育代际相对流动性演变的时间线索,讨论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我国教育代际流动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结果表明,一方面,我国教育代际绝对流动性表现优异,体现在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底层-底层概率指标方面,在100多年的时间尺度上呈L形。最近50年,亲代的受教育年限增长都超过6年,为西方国家和亚非拉国家同年龄组群体增长水平的2倍。我国子代受教育年限增加了5年,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普及学校教育的100多年间,以1967年出生人口为界,中国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呈U形曲线,20世纪80年代出生人口的教育代际向上流动性恢复到1920年出生人口的水平。近年来子代与亲代的底层-底层概率大于底层-顶层概率,显示出教育弱势阶层提升子代教育层次越发艰难。在教育代际相对流动性方面,亲代受教育年限对子代具有显著影响,亲代每增加1年学校教育,子代受教育年限相应增加0.4年以上。教育代际流动性在1967年之前为递增趋势,1967年之后为递减趋势。就家庭教育结构而言,父亲对子代受教育年限的影响虽然总体上仍然大于母亲,但1968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出生的人口中,2/3的年份里母亲的影响已经超过父亲。随着家庭内部分工的平权化,母亲一方在子代教育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回顾
  • 二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数据
  •         2.变量
  •         3.指标与算法
  • 三 研究结果
  •         (一)亲代和子代普及教育的历史进程
  •         (二)教育代际绝对流动性的现状与演变
  •         (三)教育代际相对流动性的现状与演变
  •         (四)亲代之间教育影响力的对比
  • 四 结论与讨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