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以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碳汇能力提升为抓手
四川:以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碳汇能力提升为抓手

作者:许彦 孙继琼 王伟 王晓青 胡振耘 高蒙

许彦 孙继琼 王伟 王晓青 胡振耘 高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林振义 董小君

所属图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及大治理研...

图书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课题组 林振义 董小君

出版时间:2022年10月

报告字数:28181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目前四川黄河流域碳排放量整体处于较低水平,碳排放量在2018年达到峰值469.2万吨后呈下降趋势,碳吸收量则持续增加,而随着对四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的加大,在现有约束条件和假设不变的情况下,未来该区域碳排放量将稳步下降,因其对碳吸收量的持续增加,还将创造更多碳汇。但当前因四川黄河流域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现代化进程滞后,仍然面临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等领域短板弱项,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依然存在较快上升可能,碳中和压力较大。因而,四川黄河流域要从加大节能减碳力度、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促进生态修复治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等维度出发,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实现四川黄河流域绿色低碳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开启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
  •         (一)发展前提: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
  •         (二)发展路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         (三)发展支撑:构建协同发展新体系
  • 二 四川黄河流域低碳发展的现状
  •         (一)生态治理与修复力度加大,生态产品价值显著提升
  •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
  •         (三)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推动社会进步发展
  • 三 四川黄河流域碳排放的评估与测算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方法
  •         (三)碳量测算过程
  •         (四)计算结果及分析
  •         (五)四川黄河流域碳排放趋势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 四 四川黄河流域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大节能减碳力度
  •         (二)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         (三)促进生态修复治理
  •         (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五)培育绿色低碳优势产业
  •         (六)推进城乡发展绿色转型
  •         (七)促进生活方式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