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山西: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山西: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报告字数:26495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本报告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案推算出在经济高速、较高速、中速发展的情况下,山西可分别于2034年、2031年和2028年实现碳达峰。从实际来看,山西省产业结构高碳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能源结构偏煤、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绿色技术支撑力度偏弱。为实现2030年前达峰的目标,山西需要依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实施梯次达峰计划。具体来说能源主导型区域,比如临汾,需要推动能源结构有序转型,牢固碳达峰的能源根基;能源领跑型地区,例如忻州,需要在重点产业领域率先突破,发挥碳达峰的牵引作用;非能源经济区,例如运城,需要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夯实碳达峰的产业基础。同时,整体上要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广,构建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为全社会营造绿色低碳的发展氛围。
文章目录
- 一 山西省二氧化碳排放情况及碳达峰时间预测
- (一)山西省二氧化碳排放情况
- (二)宏观经济和能源优化预期下山西省碳达峰时间预测分析
- 二 山西省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和重点发展领域
- (一)山西省绿色低碳发展现状
- (二)山西省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
- 三 山西碳达峰的挑战和机遇
- (一)山西黄河流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挑战
- (二)山西黄河流域实现“双碳”目标的机遇
- 四 山西碳达峰的行动路径
- (一)推动能源结构有序转型,筑牢碳达峰的能源根基
- (二)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夯实碳达峰的产业基础
- (三)重点产业领域率先突破,发挥碳达峰的牵引作用
- (四)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广,夯实碳达峰的技术支撑
- (五)构建碳减排的政策体系,强化碳达峰的制度保障
- (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增强碳达峰的基础支撑
- (七)营造绿色低碳发展氛围,营造碳达峰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