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文化史转向
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文化史转向
报告字数:10119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文化史转向是五四时期中国史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西方“新史学”的传入和新文化运动有关“文化”问题的讨论为文化史转向提供了学理支撑和现实土壤,“文化史”观念得以确立。梁启超和胡适等人倡导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提出了“以文化史代政治史”、从广义文化史过渡到狭义文化史等研究方案,从而使文化史研究有法可循。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为重要标志,中国史家发表了一批文化史研究成果。北京大学、北京高师等院校,相继开设了“中国文化史”课程,中国文化史初步实现了学院化、专业化和学科化。五四时期的文化史转向,为20世纪中国的文化史研究奠立了学科基础,确立了学术风格。
文章目录
- 一 文化史观念之确立
- 二 中国史改造之方案:“以文化史代政治史”
- 三 “中国文化史的开山”:柳诒徵著《中国文化史》
- 四 “文化史”的学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