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路径探索——以山东为例
“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路径探索——以山东为例
报告字数:15422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本报告基于山东的实践探索,总结提出设立生态公益岗位、创新生态环境导向产业、挖掘传统文化习俗、运营教育康养产业等四种转化路径。路径的选择受到政府生态政策的倒逼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政府顶层设计的有序引导和组织主体的专业化发展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也面临农民主体性不足、科学研究支撑较弱、多元主体合作匮乏和消费市场的认同度较低的困境。报告认为,应从动员农民参与、增强科学研究支撑、加强主体有效合作和引领生态消费变革等方面促进优势的顺利转化。
文章目录
- 一 “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重要意义
- (一)促进当地社区生计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二)扩大有效供给和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的重要体现
- (三)现代产业体系生态绿色高质量化构建的时代担当
- 二 “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山东路径
- (一)山东省“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的开发利用现状
- (二)山东省“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典型做法
- (三)山东省“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干预路径
- (四)山东省“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支撑体系
- 三 “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困境与挑战
- (一)“绿水青山”要素挖掘的农民主体性不足
- (二)科学研究支撑较弱,内涵开发专业性较差
- (三)多元主体合作匮乏,产业连通性较弱
- (四)消费市场的认同度较低,仍需要加强引导
- 四 “绿水青山”生态旅游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发展优势的对策建议
- (一)动员农民参与和贡献,合作共奔富裕新路
- (二)增强科学研究支撑,促进主体专业发展
- (三)创新产业环节连接,加强主体有效合作
- (四)把握消费市场走向,引领生态消费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