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建设的目标、原则、主体、内容与意义
社会建设的目标、原则、主体、内容与意义

作者:深圳市统计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深圳市统计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深圳市统计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所属图书:社会建设理论、实践与评价

图书作者:深圳市统计局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课题组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报告字数:11997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本文从社会建设的目标、原则、主体、内容和意义等方面出发,对2005年以来学者们的讨论以及中央政策进行梳理。社会建设最宏观的目标在于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还可以细分出三个方面的目标:改善民生、完善社会管理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于社会建设的主体问题,本文的解释是:党中央要求社会建设一定要有全社会的参与;社会各方参与程度和所起作用应该和它们在社会建设中担当的角色相一致。此外,本文指出了学者们关于社会建设原则相关阐述的漏洞,并对社会建设的内容和意义进行了分层次的解读。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建设的目标
  •         (一)学界的讨论
  •         (二)中央的政策
  • 二 社会建设的原则和核心价值取向
  •         (一)学界的讨论
  •         (二)中央的政策
  • 三 社会建设的主体
  •         (一)学界的讨论
  •         (二)中央的政策
  • 四 社会建设的内容
  •         (一)学界的讨论
  •         (二)中央的政策
  • 五 社会建设的意义
  •         (一)学界的讨论
  •         (二)中央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