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北地区“两化”良性互动的制约因素
西北地区“两化”良性互动的制约因素
报告字数:16889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我国正处在形成协调城乡关系、促进“两化”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的最好历史时期。深入思索仍然发现,现实中仍然存在制约我国实现这些宏伟蓝图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如要素净流出严重阻碍“两化”良性互动,要素净流出严重阻碍“两化”良性互动,要素净流出严重阻碍“两化”良性互动,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两化”良性互动等。西北地区“两化”良性互动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区域的地理生态环境条件不同,发展方式应该不同。在生态文明时代,亟须构建与西北地区地理生态环境相适宜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及其产业体系,如延续现有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西北地区的发展很难有重大突破。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三要素净流出严重阻碍“两化”良性互动
- 第二节 城市偏好的发展模式与“两化”良性互动的矛盾性
- 1.城市污染日趋严重
- 2.交通拥堵难以解决
- 3.城市运行成本不断加大
- 4.中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缺乏活力
- 5.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大扩大了人类的生态足迹
- 第三节 农业的弱质性及其利益流失制约了“两化”良性互动
- 1.在现代工商业社会农业天然具有弱质性
- 2.只限于田间地头生产环节的中国农业,限制了其生存发展的合理空间
- 第四节 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两化”良性互动
- 1.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
- 2.加剧食品安全风险
- 3.造成巨大浪费
- 第五节 西北地区“两化”良性互动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
- 1.资本、人才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严重削弱西北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 2.西北地区地域辽阔,以大城市为重点的城镇体系不利于城乡良性互动
- 3.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让西北地区的产业化型农业现代化总是处于劣势
- 4.脆弱的生态环境与国家生态屏障的主体功能,让西北地区处于生态环境治理保护与加快发展经济的巨大困扰和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