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明代以前巴蜀地区寨堡的修筑
明代以前巴蜀地区寨堡的修筑

作者:罗权

罗权##罗权

所属图书:明清时期四川寨堡研究

图书作者:罗权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报告字数:34501字 报告页数:38页
摘要:军堡滥觞自石器时代的考古遗存,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堡、障、垒、壁等设施,军堡从而产生。而后,“军垒成而后舍”成为战争常态,军堡逐渐在长平之战等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巴蜀地区军堡的起源与发展。第一,巴蜀军堡可追溯到两汉之际的赤岬城,该城控扼三峡之险,屏障政权东部。第二,唐代是巴蜀军堡兴起的高潮期,体现军堡主要筑于群族交界的特点。第三,南宋末年蒙古军与宋军展开“以城攻城”的寨堡争夺战,足以见得寨堡防御一方的重要作用。最后,本文对历史时期乡民修建民寨的情况进行了总述,指出民寨起源可追溯到两汉之际乡民所筑的坞壁,而后每逢乱世,百姓多筑寨自守。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明代以前巴蜀地区的军堡
  •         一 壕沟、城墙的起源
  •         二 军堡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的堡、障、垒、壁
  •         三 巴蜀地区军堡的出现:两汉之际至三国时期
  •         四 巴蜀地区寨堡的兴盛:唐五代时期
  •         五 北宋及南宋前中期的巴蜀寨堡
  •         六 宋蒙(元)战争时期的巴蜀寨堡
  •         七 小结
  • 第二节 明代以前巴蜀地区的民寨
  •         一 民寨的诞生:汉晋南北朝时期的堡、壁
  •         二 巴蜀地区民寨的出现
  •         三 唐代巴蜀地区的民寨
  •         四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