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研究——以无锡、保定为例
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研究——以无锡、保定为例
报告字数:7912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本文拟通过对无锡、保定七十年来的农户跟踪调查资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以来中国农业经营规模的历史变化趋势。七十年来,无锡和保定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渐减少,农民的经营耕地面积越来越小,呈现出经营小型化的趋势。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问题被提出。本文根据无锡、保定两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状况指出,尽管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许多地区将来的发展方向,但无锡能够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以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的,在全国应看作特例。同样,在农业机械化问题上,也要考虑广大农村的经济实力。
文章目录
- 一 无锡和保定七十年来农村土地经营规模的变化
- (一)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人均经营耕地面积的变化
- 二 关于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问题
- 三 “小农经济”下如何实行农业机械化
- 四 几点启示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