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陕西农耕文化研究报告
陕西农耕文化研究报告
报告字数:13948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陕西作为中国农耕文明重要发祥地,绵延四千年的农耕史,两千余年的水利灌溉史,形成南北兼跨、耕作与游牧并存的生产方式,积淀下丰富的农书,悠久的古村落、村镇,多姿的民间文艺、民俗节庆。丰赡的农耕文化遗迹与遗产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底蕴,也是现代中国、现代陕西农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发挥重建乡村文明的重大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陕西自然地理与农耕文化地位
- (一)陕西自然地理
- (二)陕西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 (三)重要农书
- (四)陕西农耕文化发展脉络
- 二 陕西大型水利工程与灌溉文化
- (一)战国时秦国郑国渠大型水利工程
- (二)汉代陕西大型重要水利工程
- (三)唐代关中水利灌溉网形成
- (四)宋代丰利渠、元代王御史渠、明代广惠渠
- (五)20世纪陕西现代水利建设
- 三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与农业文化遗产
- (一)陕西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情况
- (二)陕西十大古镇
- (三)陕西农业文化遗产
- 四 陕西民间文艺、民俗与手工艺
- (一)传统戏曲与民间鼓乐
- (二)民歌民谣与曲艺
- (三)节庆民俗
- (四)民间手工艺
- 五 陕西农耕文化特色
- (一)水利灌溉2000余年,关中始终是中国重要农业区
- (二)陕西村庄就是陕西农耕文化史缩影
- (三)民间艺术是陕西农耕文化的重要构成
- 六 陕西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建议
- (一)把根留住:陕西农耕文化整理、研究与传播
- (二)讲好故事:建立陕西农耕文化博物馆,建立连片保护系统
- (三)工匠精神:手工艺制作与人民生活融合
- (四)“让村庄火起来”:文艺下乡、乡村文旅与村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