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合作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合作思想
报告字数:57173字
报告页数:67页
摘要:马克思认为农民具有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两重阶级属性,因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持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态度;生产方式的变迁必然导致农民的消亡,但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争取的力量。恩格斯论证了农业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农业合作经济必然替代私有制小农经济的观点,进而提出实行农业合作社必须遵守的原则以及具体推进措施。列宁认为村社社会主义理论不适合资本主义业已发展的俄国农村,工农联盟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础,合作社是实现对农业小生产者和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合理形式,而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有机结合是合作制的根本原则。斯大林认为,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人阶级都要加强与农民的合作。前者为了夺取政权,后者则为了巩固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合作制可把农民的个体私有制过渡到集体所有制,以缩小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使社会全体成员都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为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做准备。
文章目录
- 一 马克思的农民问题思想
- (一)农民具有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重属性
- (二)农民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 (三)必然式微的农民是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争取的力量
- (四)正确认识马克思的农民问题思想
- 二 恩格斯的农业合作思想
- (一)农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 (二)农业经济集体所有制替代小农经济私有制的必然性
- (三)实行农业合作社的原则和路径
- (四)恩格斯农业合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三 列宁的农民合作思想
- (一)村社社会主义理论不适应资本主义业已发展的俄国农村
- (二)工农联盟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基础
- (三)合作社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合理形式
- (四)合作制的根本原则是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结合
- (五)对列宁农民合作思想的评析
- 四 斯大林的农民合作思想
- (一)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政治合作
- (二)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经济合作
- (三)合作制的理想模式、建设与前途
- (四)对斯大林农民合作思想的反思
- 五 毛泽东的农民合作思想
- (一)合作是农民经济上摆脱剥削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出路
- (二)农民合作是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战略的有机构成
- (三)农民合作的原则、实施路径和分配制度
- (四)对毛泽东农民合作思想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