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合作理论的要素及其结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合作理论的要素及其结构
报告字数:35888字
报告页数:43页
摘要:我国农村的社会发展,正处于农民大规模地非农就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农业生产结构转型等三大历史性变迁相互交汇的时期。70155267应该如何科学而合理地缓解甚至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是学者们关心、研究和试图应对的重要主题。其中,将农民“组织起来”,便是学者们提出的缓解甚至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不乏对农民问题和农民合作问题的论述,但这些论述或者思想散见于他们浩如烟海的著作当中,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这些论述或者思想尚未被建构成符合逻辑的结构体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与农民合作相关的论述,结合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的农民合作实践,分析农民合作理论的基本要素,探讨各基本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建构马克思主义农民合作理论。
文章目录
- 一 合作:社会主义农业发展的合理形式
- 二 规律:农民合作发展的内在根据
- 三 意愿:农民合作成败的试金石
- 四 过程:不可超越的历史性
- 五 原则:农民合作需要遵守的准绳
- (一)自愿性原则
- (二)互助互利原则
- (三)民主文明原则
- (四)实事求是原则
- (五)国家扶持原则
- (六)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结合原则
- 六 农民合作理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