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洞庭商人与东山宗族
摘要:由生计模式造成的流动人群,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主要是游牧人群和水上人群,这也是最大的两个商人人群。洞庭山人以经商致富,其后人或因此做官,或以不同方式控制地产,而这两类人是唐宋以后的江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两股力量。江南水上人借由“赘婿”开发圩田,并借助他们开展全国性的经商网络,这种现象与其商人家族间的合伙制经营有着紧密联系。恰因经商之家四方流散,更需要建构宗族来增强归属感。流寓四方者越多,在族谱中确定其宗支所属,借此明确外出者与老家族人之关系的必要性就越大。因为这除了涉及族产的利益分配,还在于创造和把握与外出族人之间交易的筹码。
文章目录
- 洞庭商人与赘婿
- 东山翁氏
- 合伙制经营与“合伙制社会”
- 从翁氏到席氏
- 东山宗族的建构
- 面对国家:“急公好义”的东山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