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任教动机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聚类分析
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任教动机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聚类分析
报告字数:21217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识别乡村小学青年教师潜在群体类型是分类施策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突破口。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Q型聚类分析得到随波逐流型、自我实现型、生活享乐型、自我控制型、外控成就型五种教师类型。研究发现,任教动机中的自主性程度越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越强;不同类型教师在选拔来源、学历水平、父母家庭地址、父母经济收入水平、父母家庭地址与学校距离之间的分布呈现峰谷交叠态势;不同任教动机的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存在显著性差异。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三)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核心变量与测量
- (三)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四 研究结果
- (一)各变量平均值、标准差与相关分析
- (二)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任教动机类型:聚类分析的过程与结果
- (三)5种类型乡村小学青年教师任教动机的特征分析
- (四)5种类型教师群体在选拔来源、学历水平和家庭社会资本方面的分布特征
- (五)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不同类型教师群体之间的差异分析
- 五 分析与讨论
- (一)去动机与自我决定的背离:随波逐流型与自我实现型
- (二)工作价值追求的对立:生活享乐型与外控成就型
- (三)现实与理想的折衷:自我控制型
- 六 结论与建议
- (一)差异识别:判别乡村教师内隐工作动机的简明分类框架
- (二)分类施策:提升职业幸福感的“个体分类-干预匹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