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教育何以振兴地方——“地方创生”政策下日本人口减少地区普通高中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教育何以振兴地方——“地方创生”政策下日本人口减少地区普通高中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报告字数:14364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在“地方创生”政策实施背景下,日本通过对人口减少地区高中教育进行改革,以最大化实现高中教育的社会功能。爱知县田口高中和福江高中两所学校利用地区特有资源优势,通过实施初高中教育融合和建设社区学校等措施,在提升地区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为“地方创生”奠定基础的同时稳定高中生源、强化社会关系资本、促进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最终使区域实用型人才增多、地方产业重振,促进地方创生。我国区域及人口发展情况与日本类似,日本普通高中改革举措及经验对提升我国普通高中的吸引力、强化普通高中的社会功能以支持地区未来的人力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人口减少地区社会背景分析
-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力资源外流
- (二)少子老龄化急速发展,经济活性化不足
- (三)地区产业结构脆弱,传统产业衰落
- 二 “地方创生”与普通高中改革的内在联系
- (一)“地方创生”的理念阐释
- (二)“地方创生”对教育的要求
- (三)普通高中改革对“地方创生”的效用
- 三 爱知县普通高中改革路径
- (一)爱知县普通高中对“地方创生”的回应
- (二)实施互助型初高中一贯制教育,确保生源稳定
- (三)结合地域特色设置课程,恢复地方产业活力
- (四)开办社区学校,加强地区与学校间的联系
- 四 日本普通高中改革对地区发展的现实效应
- (一)地区教育水平提升,人口素质提高,为“地方创生”奠定人力资源基础
- (二)稳定生源得到保障,社会关系资本得以强化,促进了地方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 (三)区域实用型人才增多,地方产业重振,推动了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 五 对我国普通高中改革的启示
- (一)缩小校际差距,减少生源流失
- (二)建构地方化高中教育,助力地方产业振兴
- (三)鼓励多方参与,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