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当代黄河文学的文化建构作用与精神价值
中国当代黄河文学的文化建构作用与精神价值
报告字数:11394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中国当代黄河文学与共和国命运同频共振,展现出新中国成立70余年黄河流域的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及其文化心理结构的嬗变,以其鲜活的艺术形象、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民族心性,淋漓尽致地呈现深层的文化建构作用和精神价值,为国家黄河战略中的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构筑民族魂。因此,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要加强黄河文学研究,以经典的黄河文学讲好黄河故事,展示民族精神和力量;以文学型塑黄河地理景观,创建中华文明地理和精神标识,通过黄河文学地理景观IP创建,以黄河文旅推动黄河文化深入中国人的心灵深处。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当代黄河文学概述
- (一)1950~1970年代的黄河文学
- (二)1980~1990年代黄河文学
- (三)新世纪黄河文学呈现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
- 二 黄河文学的文化建构作用
- (一)黄河文学彰显民族国家想象
- (二)黄河文学涵养中华民族心理与性格
- (三)黄河文学彰显不屈的民族精神
- 三 黄河文学的精神价值与时代意义
- (一)中华民族至今仍需忧患意识
- (二)以创新性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魂聚力
- (三)以黄河文学景观熔铸中华民族共同体、型塑国家形象
- 四 以黄河文学推动黄河文化发展建议
- (一)精准阐释“黄河文学”概念,加大对黄河文学课题研究力度
- (二)确定黄河文学精品内涵,为推动黄河文学精品创作提质增量
- (三)黄河文学地理景观IP与精神标识IP打造,型塑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