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民俗学的未来与出路
民俗学的未来与出路

作者:施爱东

施爱东##王加华

所属图书:2019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

图书作者:王加华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报告字数:19076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21世纪初期,中日美三国民俗学界都不约而同地暴发了对于学科危机的深刻反思。日本方面,菅丰教授策划了一起他与福田亚细男之间的“世纪论辩”。论辩不仅对20世纪的日本民俗学进行了反复的学理辩难,也对21世纪的学科未来进行了艰苦的讨论。美国方面,邓迪斯《21世纪的民俗学》对于美国民俗学的衰落发表了令人震惊的言论,引起了美国民俗学界的强烈反响。从中日美三国民俗学学科发展的起伏历程可以看出,虽然三国国情和体制不同,但都受到了社会需求的巨大制约,都曾针对时势需求和“学院化”大幅调整学科的生存策略和发展方向。从中国民俗学的历史与现状来看,社会需求与政策影响依然是民俗学发展最强大的外部因子,内部建设的关键既不是方向选择,也不是宏大理论,而是健全的结构,以及自由学术生态下的自然生长,确认学术多样性是中国现代民俗学的一项基本特性。
文章目录
  • 一 东瀛论剑:日本民俗学的巅峰对决
  • 二 在野之学、学院派民俗学与新在野之学
  • 三 经世济民的民俗学理想
  •         (一)两人都有经世济民的崇高理想
  •         (二)两人都对民俗学的政治化倾向保持高度的警惕
  •         (三)两人都对民俗学的未来发展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四 “宏大理论”与“低微理论”
  • 五 如果把民俗学比作一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