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身体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
报告字数:16819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美国学者凯瑟琳·扬虽然提出了“身体民俗”的概念,但并未对身体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建构。中国古代典籍中富含身体民俗的记录与书写资料,早期的中国民俗学者江绍原、黄石等曾利用文献与田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身体民俗的研究,当代民俗学者刘铁梁、彭牧等又结合中国的学术传统,从对民俗主体的关注出发,提出了民俗学乃身体感受之学等理论观点,为身体民俗学这一学科分支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作为研究与身体相关的民俗事象并关注身体参与民俗文化建构过程的学科领域,身体民俗学特别注重田野调查过程中主客体双方的身体参与、身体经验和身体感受。除了参与观察、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常用方法之外,个人叙事和虚拟民族志对于身体民俗研究而言也是极为有效的研究方法。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古代典籍中的身体民俗书写
- 二 中国民俗学早期的身体研究
- 三 身体民俗学概念的提出
- 四 身体民俗学的理论视角与研究范式
- 五 身体民俗学的概念、对象与方法
- 六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