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河北的医学教育
河北的医学教育

作者:范铁权 乔艳华

所属图书:河北近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略

图书作者:范铁权 乔艳华

出版时间:2022年12月

报告字数:23007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医学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医学教育的推动。河北的医学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著作对中国的医学教育做出了贡献。之后的历朝历代,河北医学教育在艰辛探索中不断前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外国教会在各地陆续办起医院,进而招收学徒,创办医学校,西方医学教育也随之传入中国。洋务运动开始后,清政府步履蹒跚地开始了其近代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医学教育也得以悄然发展。作为畿辅之地的直隶的医学教育在当时的各省中开展较早、成效显著,影响也较大。
文章目录
  • 一 清末民初直隶医学教育的兴起
  •         (一)直隶医疗卫生教育的起步:李鸿章时期
  •         (二)直隶医疗卫生教育的继起:袁世凯时期
  • 二 民国河北的医学教育:以河北省立医学院为例
  •         (一)学校概况
  •         (二)组织运行
  •         (三)抗战救护活动
  • 三 三级医学教育体系的构建
  •         (一)高等医学教育
  •         (二)中等医学教育
  •         (三)乡村医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