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山西铁路与近代交通体系的初步形成
山西铁路与近代交通体系的初步形成
报告字数:57507字
报告页数:69页
摘要:为应对外贸扩大、行政控制、国防与垦边的需要,也由于各帝国主义对在华利益的争夺与瓜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现兴建铁路的热潮。1907年,山西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建成通车。此后三十年间,平绥、同蒲铁路也相继通车运营,以铁路为主干的近代交通体系基本形成。这三条铁路干线修建动因不尽相同,铁路的资金筹措、路线选择、轨道铺设、管理机构和运营状况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整个修建和运营过程中,始终或明或暗地贯穿着中央与地方、主权与外力、传统与近代的冲突与博弈。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政治、经济与军事:铁路修建的动因分析
- 一 正太铁路——经济功能考量居多
- 二 平绥铁路——政治、军事功能为主
- 三 同蒲铁路——政治、经济、军事功能三者并重
- 第二节 主权与外力,国家与地方:铁路的资金筹措与修建
- 一 正太铁路
- 二 平绥铁路
- 三 同蒲铁路
- 第三节 竞争与合作: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关系
- 一 铁路的营运概况
- 二 近代公路修建及营运
- 三 合作与竞争:铁路与公路、驿路及水路的关系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