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第三节 上海市农村改革案例
第三节 上海市农村改革案例
报告字数:30198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上海市松江区开始在全区推行以农民家庭为生产单位、经营规模在100~150亩的粮食家庭农场建设。2010年中农办主任陈锡文来松江区调研家庭农场并给予充分肯定,2013年中央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并将此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同年4月中共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在松江区召开市农村工作现场会,要求在全市推广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模式,这是对松江区家庭农场发展的极大鼓励。回顾这10年的发展历程,松江区家庭农场在不断探索实践中提高,取得了生产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显著成效。
文章目录
- 案例十一 田野的希望
- (一)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
- (二)家庭农场实践的成效
- (三)家庭农场的展望与思考
- 案例十二 农村“第六产业”兴起
- (一)初步实践
- (二)主要成效
- (三)以更高标准推进“第六产业”发展
- 案例十三 创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实现形式
- (一)闵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动因
- (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与主要做法
- (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 (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的基本成效
- (五)闵行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
- 案例十四 农民有了财产权
- 案例十五 落实农民对集体资产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 (一)基本概况
- (二)监管内容
- (三)推广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