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实施路径
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实施路径
报告字数:51063字
报告页数:57页
摘要:本文作为本书的落脚点,拟从理论建构转向对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具体实施路径的探索,完成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重要跨越。一般而言,对高校劳动育人实施路径的探索大体可以遵循两条基本思路:一条思路是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着手,从思想认识、组织保障、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方法载体、环境条件、效果评价等方面,探索促进高校劳动教育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以使其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另一条思路则是直接从学生角度出发,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坚持育人的目标和价值导向,围绕大学生在劳动活动中身心发展的实际状况循序渐进地加以展开。总体来看,前一条思路重在规范和强化高校劳动教育的主导作用,对促进劳动教育育人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但对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关注稍显不够;后一条思路锁定“育人”导向,紧扣“劳动”核心,依托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根据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作用层级的划分,重点关注大学生劳动主体意识成长和劳动素养提升的阶段性特征,更加符合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目标定位和作用规律。基于此,本文拟依据后一条思路,从大学生亲身参与劳动、深刻理解劳动、自主开展劳动、创新创业劳动、和谐幸福劳动等五个紧密联系又螺旋递进的维度展开,系统全面地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的实施路径。
文章目录
- 一 亲身参与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实施的逻辑起点
- (一)保障劳动所需各项基础条件
- (二)强化劳动过程引导监督管理
- (三)倡导鼓励师生共同参加劳动
- 二 深刻理解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实施的思想基础
- (一)以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夯实劳动育人根基
- (二)以劳动学科课程建设完善劳动育人体系
- (三)以校园劳动文化建设营造劳动育人氛围
- 三 自主开展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实施的关键环节
- (一)构筑“小”环境:打造适宜自主劳动的场域
- (二)实施“软”介入:优化针对自主劳动的引导
- (三)开展“硬”评价:注重贯穿自主劳动的管理
- 四 创新创业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实施的核心进路
- (一)体现时代性:劳动主题紧扣时代脉搏
- (二)把握规律性:劳动进程强调循序渐进
- (三)强化应用性:劳动成果彰显现实价值
- 五 和谐幸福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实施的现实旨归
- (一)劳动关系和谐:幸福劳动的实现前提
- (二)劳动追求和谐:幸福劳动的动力源泉
- (三)身心发展和谐:幸福劳动的育人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