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家庭政策价值取向的发展
家庭政策价值取向的发展

作者:李桂梅

所属图书:当代中国家庭政策建构的伦理维...

图书作者:李桂梅

出版时间:2023年03月

报告字数:44087字 报告页数:55页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也是国家预防和控制社会问题最有效的切入点。家庭政策是国家旨在影响或改变现存家庭生活模式的原则和程序,是国家与社会为回应和解决家庭问题所做的努力。家庭政策的内容主要涉及家庭成员身份待遇、住房、经济、服务保障等领域。家庭政策以价值观为基础。家庭政策价值理念是人们在家庭政策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系统性认识,反映出人类对家庭政策价值关系的评价,并用以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是家庭政策制度的灵魂,关系到家庭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家庭政策价值取向不同,国家、家庭、个人在权、责、利问题上的划分也有差异,但从历史上看,家庭政策大体上经历了从以家庭为中心的家庭福利,到以国家为中心的家庭福利,最终发展到以家庭和国家共为主体、共担责任的家庭福利的历程,家庭政策的价值依据也经历了从注重政治到注重社会经济、到注重人的价值发展的进路。
文章目录
  • 一 西方家庭政策价值理念的嬗变
  •         (一)“家庭主义”的补缺型干预模式
  •         (二)“去家庭化”的普惠型福利模式
  •         (三)“再家庭化”的发展型福利模式
  •         (四)西方家庭政策价值理念的演变对我国的启示
  • 二 中国家庭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
  •         (一)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家庭政策以公平为导向,价值取向是“去家庭化”的平均主义
  •         (二)改革开放之后,家庭政策以经济发展为导向,价值取向是“家庭化”的功利主义
  •         (三)21世纪之后,家庭政策以家庭发展能力为导向,价值取向是“再家庭化”的整体发展
  • 三 发展型家庭政策的价值依据
  •         (一)经济发展与家庭发展统一
  •         (二)国家利益与家庭利益统一
  •         (三)补缺型与普惠型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