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走进外来工日常语言世界
走进外来工日常语言世界
报告字数:25582字
报告页数:34页
摘要:语言能力是促进外来工社会融合、减少社会排斥的前提与基础。由于每个外来工个体在城市所遭遇的语言经历并不相同,语言能力的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为了更进一步具体了解外来工语言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章通过对外来工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外来工语言能力的影响机制。本文的访谈资料来自2018年3月和2013年11月对上海的外来工进行的访谈,他们的年龄在23~53岁。其职业有房产中介、工厂工人、建筑工人、街道工作人员和家庭主妇。此外,还有2名上海本地人的访谈资料。
文章目录
- 一 日常语言能力获得的经验之谈
- (一)主动融入有利于语言能力获得
- (二)主观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语言获得
- (三)当地方言环境是语言获得的重要前提
- (四)流动距离与方言距离相近有利于语言获得
- 二 劳动力市场中的语言弱势
- (一)难以获得就业机会
- (二)难以获得身份认同
- (三)难以获得职业回报
- 三 外来工社会生活中的遭遇
- (一)个人交往中的歧视
- (二)日常服务中的不平等
- (三)社会管理中的偏见
- 四 外来工排斥体验的感知
- (一)被打量的“外地人”
- (二)被多余的“好朋友”
- (三)被差别对待的“老百姓”
- (四)被鼓励的“同化者”
- 五 排斥过程中的“安全阈”机制
- (一)主动回避
- (二)被动接受
- (三)合理化防御
- (四)积极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