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的情感动力机制
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的情感动力机制

作者:徐明华

所属图书:情感传播:理论溯源与中国实践

图书作者:徐明华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报告字数:20662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在了解符号选择重要性的基础上,本节简要分析了中国符号国际化的困境,主要包括不同地区价值取向存在差异,符号解读有所不同。西方崇尚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追求,而中国崇尚家国情怀,强调集体主义,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了符号传播中的隔阂,而双方由于历史文化差异,对符号的解读也有所不同,这进一步阻碍了中国符号的国际化传播,难以唤起国外人民的情感共鸣。除了分析中国符号国际化的困境外,本文也从文化和物质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国符号国际化的现实路径。文化上,一方面,中国能充分挖掘儒学所包含的忠恕思想,强调社会和谐,进一步唤起国际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另一方面,中国能传播超越国界的普遍价值,追求人文主义,追求人性光辉,通过多种国际交往促进国际对中国符号的价值认同。物质上,中国能以产品输出激发情感记忆,从过去的中国制造到如今的中国智造,从智能手机的低端市场定位到如今的自主研发国产芯片,都反映了中国国际形象的变化。随着我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成功,中国符号将以新的姿态为国际社会广为认知,通过产品的接触让各国人民主动接受中国文化,而中国产品作为中国符号之一也能以市场接触的方式促进中国符号的进一步国际化。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符合国际社会规则的情感动力机制
  •         一 国际社会规则的建立与界定
  •         二 对外传播符合国际社会规则的现实价值
  •         三 符合国际社会规则的情感传播策略
  •         四 小结
  • 第二节 满足受众共同心理的情感动力机制
  •         一 新时期中国对外传播有关受众的现状与问题
  •         二 满足受众共同心理的情感传播的必要性
  •         三 满足受众共同心理的途径
  •         四 小结
  • 第三节 传播好中国文化的情感动力机制
  •         一 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趋势与机遇
  •         二 当前中国文化对外交往的困境
  •         三 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新途径
  •         四 小结
  • 第四节 中国符号国际化的情感动力机制
  •         一 符号互动理论概述
  •         二 符号互动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符号国际化
  •         三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