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山河之间:十六国北魏时期的五原城
山河之间:十六国北魏时期的五原城
报告字数:22686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五原城作为一座北疆古城,南倚黄河,北枕阴山,地处山河之间,在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北部边疆声名显赫。北魏登国九年(394)五原城屯田,一跃成为北疆经济重心,保障着北疆驻军的后勤之需,五原城平面布局独特,交通位置冲要,维系北疆时局,成为怀朔镇都督区防御体系的后盾和基础,战略地位突出。五原城显赫的军政战略地位,有赖于特定地理环境的塑造,一定程度上亦是地缘政治的产物。同时,五原城是多民族汇聚之地,方便了异质文化间的碰撞、交融,众多文明要素得以汇聚,成为北部边疆多元文化的中心地之一。五原城地位更加稳固,俨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北疆“重镇”。
文章目录
- 一 十六国北魏时期五原城的军政建制
- (一)十六国时期五原城的军政建制
- (二)北魏时期五原城的军政建制
- 二 五原城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 (一)刘卫辰占据时期五原城地区的农业经济
- (二)北魏时期五原城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
- 三 五原城的战略地位
- (一)五原城独特的平面布局
- (二)五原城地处水陆交通要冲之地
- (三)五原城与北魏、铁弗匈奴、后燕的政局变化
- (四)五原城与北魏泰常八年长城
- (五)五原城与怀朔镇
- (六)五原城——北魏统治者巡幸、田猎之地
- 四 五原城——民族交流交融的汇聚地
- (一)十六国时期
- (二)北魏时期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