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记忆、认同与教化:清代广西平乐地方志的群体书写与边疆社会
记忆、认同与教化:清代广西平乐地方志的群体书写与边疆社会
报告字数:23941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清代广西平乐地区修志活动较为积极,所修志书数量较多、质量可观。绅民、瑶僮、移民三大社会群体在志书中的形象各不相同,除了与其历史活动相关之外,还取决于修志者如何书写。清王朝的边疆政策、民族观念、族群认同,修志者的历史记忆、民生关怀、教化意图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志书的群体书写,进而影响了三大群体在志书中呈现的形象。同时,地方志的群体书写亦能反映出明清时期平乐地区的社会变迁,主要包括族群融合、移民本土化、区域经济开发等方面。
文章目录
- 一 清代平乐地方志编纂及其群体记载概况
- 二 清代平乐地方志所见群体形象
- (一)绅民形象——勤劳淳朴,知礼好义
- (二)瑶僮形象——日益向善,渐归王化
- (三)移民形象——异省流棍,奸宄之徒
- 三 修志者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 四 修志者的民生关怀与施政教化
- 五 余论:透过群体书写看边疆社会变迁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