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本问题
报告字数:24114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政课“立德树人”价值,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开展有效教学的重要思想源泉。为此,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使其更好地与思政课相融合,是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在思想储备、文化价值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是回应时代发展际遇,顺应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传统,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支撑,同时也是维护意识形态高地,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以及新时代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且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为此将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既具有可行性,同时也具有必要性。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
- 一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际遇
- 二 推动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三 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发展的文化支撑
- 第二节 中华优秀传统伦理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必要性
- 一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及其与文化内在相融互通
- 二 有助于维护意识形态高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三 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 四 新时代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