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乡村感性秩序崩解及其重构
中国乡村感性秩序崩解及其重构
报告字数:10117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基于自然秩序的感性秩序,贯穿于人类社会变迁过程,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都是社会秩序的基本形态。对于中国传统共同体性质的乡土社会而言,感性特征更为明显。感性秩序传统形塑了转型期中国乡村的秩序形态。近代以来,在理性化、商品经济以及国家政权建设的现代化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感性秩序趋于崩解:在社会结构层面,村落社区解构和家庭功能缺损破坏了乡村社会的伦理秩序基础;在社会行动层面,乡村感性秩序赖以存在的社会资源日益减少。因此,从感性秩序出发理解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和农民行动,充分发掘乡村感性秩序资源,形成国家与农民、市场与乡村社会以及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是实现中国乡村秩序重构的基本路径。
文章目录
- 一 感性秩序及其缘起
- 二 中国乡村的感性秩序
- 三 二元叙事结构下中国乡村感性秩序的崩解
- 四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