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村庄与教育黔西南一个民族混居村庄的田野研究
村庄与教育黔西南一个民族混居村庄的田野研究
报告字数:77801字
报告页数:115页
摘要:教育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现代教育在其肇始之际,就定位于充当国家与人民求富求强的利器,是现代政体、民族身份得以建立与合法化的重要熔炉。本研究进入具体的村庄,具体的族别、性别,具体的经济阶层,具体的亲戚关系、活动空间、信息空间之中,来看村庄中的人,他们的生计操持、文化表达与教育诉求,来考察教育之于村庄的意义。
文章目录
- 进入研究
60706815 - 没有陌生人的村庄
- 村庄中的陌生人
- 铁路:给村庄带来什么?
- 村庄的人口与政府的管理
-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
- 政府的治理
- 诉讼
- 如何走出去?
- 谁能走出去
- 年轻人的成年仪式
- 都市里的陌生人
- 辗转于城市与乡村之间
- 分家
- 教育:出去的通道?
- 乡村所消费的教育年限
- 远方有多远?
- 乡村里的读书人
- 回到乡村的“废人”
- 陈源的快乐与拘谨
- 小学教师天青
- 考生天真
- 边地的文化
- 布依村寨
- 苗寨冗桑
- 私塾教师杨明辉
- 乡村的信息世界
- “走阴婆”、“地理先生”与神灵世界
- 乡村的记忆
- 毛泽东时代的年轻人
- 谁在坐井观天?
- 小鸟的声音
- “坐井观天”的只是青蛙吗?
- 青蛙的世界
- 青蛙为什么失语?
- 乡村世界中教育的缺席
- 乡村观念世界的演变
- 政府治理与市场席卷下的乡村活力
- 乡村精英的成长
-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