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范斐

所属图书: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型城镇化与产...

图书作者:杨刚强 张建清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报告字数:29393字 报告页数:38页
摘要:新型城镇化和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互动关联性。新型城镇化是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载体,产业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两者协同发展能够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和产业的优化升级。借鉴信息熵、协同学相关理论,在分析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基础上,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PP模型测算武汉城市圈2009~2014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子系统综合评价值。通过信息熵模型对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信息熵值及有序度进行测算发现:除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与天门外,武汉城市圈其余三个城市的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信息熵值逐年下降,系统内部处于熵减状态,有序度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区域差异比较显著。进一步构建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采用加速遗传算法进行模型参数估计,辨识其协同演化类型,结果显示:黄石、鄂州、黄冈、咸宁表现为竞争型产城关系,孝感、仙桃与天门表现为冲突型产城关系,武汉与潜江则表现为协同型产城关系。最后本报告对各种类型进行分析并简要提出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武汉城市圈空间发展历史进程与现状特征
  •         (一)武汉城市圈概况
  •         (二)武汉城市圈的发展进程
  •         (三)空间格局及基本特征
  •         (四)产业发展现状
  • 二 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协同演化机制分析
  • 三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AHP-PP模型
  •         (二)基于信息熵的产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有序度模型
  •         (三)产城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状态动力模型
  •         (四)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型参数估计
  •         (五)数据来源与研究对象
  • 四 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综合评价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武汉城市圈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水平子系统综合评价
  • 五 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分析
  •         (一)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有序度分析
  •         (二)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协同演化类型分析
  • 六 提升武汉城市圈产城协同发展复合系统发展水平的思路与对策
  •         (一)加强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
  •         (二)打通产业关联,实现产城融合
  •         (三)培育新兴产业,引领城市发展
  •         (四)坚持生态低碳,推进绿色发展
  •         (五)优化空间布局,促进空间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