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民族现象的符号学解析(上)
民族现象的符号学解析(上)
报告字数:21301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心象者,心之印记,有主观特点;物象者,物之呈现,有客观特点。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哲人们所讨论的宏大叙事,无非是心象与物象之间的关系问题。人们共同体也同样具有心象和物象的特征,对于它的讨论同样也是围绕心象和物象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民族现象的符号学解析,要兼顾形气神的不断发展变化,注重永远存在的差异,注重在差异中寻求重叠共识,以形衬神,以神统形,气联形神,即恢复差异互指、“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生态世界。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指号三元观
- (一)皮尔士的三元理论
- (二)民族研究的“再物化”
- (三)民族指号生态观
- 二 物象的感性特征
- (一)物性之悟
- (二)肉身隐喻
- (三)艺术与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