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国家政权建设与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作者:冯仕政

冯仕政##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

所属图书:群学荟萃Ⅱ

图书作者:北京市陆学艺社会学发展基金会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报告字数:21303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本文旨在从国家政权建设的角度讨论新中国信访制度形成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研究发现,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群众路线而创立的。根据群众路线,信访工作有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两个基本内容,并应做到二者的有机统一。但在信访实践中,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偏重其中一个方面,并相应形成社会动员和冲突化解这样两种信访工作取向。1978年以前,在社会动员取向主导下,信访制度建设趋于革命化,结果造成国家社会动员与民众利益诉求之间的严重对立。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工作的主导观念向冲突化解取向调整,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信访制度的科层化。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冲突化解取向也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即不能有效地回应民众的政治参与需求,却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众的政治动员。国家怎样回应这一矛盾,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信访制度的演变。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回顾与理论视角
  • 二 信访制度的创立与国家信访工作的两种取向
  • 三 1951—1978年社会动员取向的片面发展及其后果
  •         (一)社会动员取向的片面发展
  •         (二)社会动员与信访制度建设
  • 四 1978年以后国家信访观念的调整与信访制度的科层化
  •         (一)国家信访观念的调整
  •         (二)信访制度的科层化
  • 五 信访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与信访制度改革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