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保护利用的国际经验借鉴
传统村落与民居建筑保护利用的国际经验借鉴
报告字数:8731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国际上于15世纪就开始关注历史建筑的保护,特别是欧洲,从19世纪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古村落和文物建筑保护机制。综观世界文物保护演变历程,各类历史古迹的保护经历从点(建筑)到面(街区、城市、村镇)、从个体到群体、从城市到乡村的逐步认识与发展过程。国外对古村落(Old Village and Hamlet)的保护是伴随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发展的,针对有历史价值的民居建筑维护更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制度体系与实践经验。
文章目录
- 一 世界古村落及民居建筑的保护历程与政策梳理
- (一)开始重视城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
- (二)转向关注历史小城镇和古村落的保护更新(20世纪60~70年代)
- (三)更加重视古村落及其民居建筑的保护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今)
- 二 国外古村落民居建筑保护利用的模式经验
- (一)法国:“去空心化”的复苏更新模式
- (二)意大利:特色村落“合力抱团”发展模式
- (三)日本:原住民集结保护原生态民居模式
- (四)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