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大三级’套‘小三级’”:现代化大农业的主体与组织结构
“‘大三级’套‘小三级’”:现代化大农业的主体与组织结构

作者:陈雪原 王哲 赵邦宏 刘瑞乾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4)

图书作者:陈雪原 孙梦洁 王哲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报告字数:25930字 报告页数:30页
摘要: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出路在于把农业建设成为大产业,为此需要探索农业经营体制“统”的新的有效实现形式。本报告总结和分析了北大荒农垦集团在示范引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积累的典型经验,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化大农业的主体与组织结构。(1)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逻辑。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大冢启二郎所提及的农业发展“第三阶段”:农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导致农产品自给率快速下降;农村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期基本结束,粮食等各类主体功能区日益明晰;“大国超小农”资源禀赋结构趋于固化。建设现代化大农业,需要迈过劳动力非农转移、农地碎片化整理与现代化大农业的“三道坎”。(2)北大荒农垦集团的经验做法。垦区已经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在此基础上,垦区通过全程托管、合伙种田、全产业链运营等社会化服务示范方式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这种组织体制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龙头”,即以北大荒农垦集团为代表的大企业;“龙身”,即以产业公司为代表的通过“双控一服务”整合大基地的大产业;“龙爪”,即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代表的大基地;“龙云”,即由数字经济赋能的大数据平台。(3)农村地区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大三级”经营体制主要包括企业集团层级构建“大企业”、下属产业公司(或区域分公司)层级发展全产业链经营的“大产业”。“小三级”经营体制主要包括县联社(或涉农国企)、乡镇联合社(联营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下设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同培育农地规模经营的“大基地”。在此基础上,本报告提出建立土地全程托管农地共营制、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集体经济组织体系、“龙头企业”引领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等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龙头”缺位下的“超小农户+超小农服”双重困境
  • 二 迈向中国式现代化大农业的改革逻辑
  •         (一)阶段判断Ⅰ:大冢启二郎提出的关于国家食物自给率下降的“第三阶段”
  •         (二)阶段判断Ⅱ:农村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期接近尾声,功能区空间结构日益明晰
  •         (三)阶段判断Ⅲ:“大国超小农”的人地关系资源禀赋趋于固化
  •         (四)改革路径:迈过“三道坎”
  • 三 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的主体及组织架构
  •         (一)北大荒农垦72744782率先在垦区建成现代化大农业
  •         (二)北大荒农垦示范带动地方农业现代化:找到土地流转的更优替代方案
  •         (三)经验启示:垦区示范引领地方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组织体制
  • 四 目标模式:“‘大三级’套‘小三级’”的现代化大农业经营体制
  •         (一)垦区
  •         (二)农村地区
  • 五 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几点结论
  •         (二)对策建议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