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海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与未来展望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海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与未来展望

作者:魏珍 杜青华

魏珍 杜青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王延中

所属图书:中国民族发展报告(2024)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王延中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报告字数:11017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前提。产业兴旺必须立足高质量发展,只有产业高质量发展,才有乡村的全面振兴。近年来,青海省在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产业富民和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方面成效显著。但从长期来看,农牧业发展仍面临内生发展动力不足、人才支撑不足、产业融合发展不深、水平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青海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成效与现状,分析存在的挑战与制约。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优化产业布局,激发产业振兴生产要素活力;延伸农业产业价值链,做大“品牌”经济;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农业现代化,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文章目录
  • 一 青海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与经验
  •         (一)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         (二)特色农牧业发展新格局形成,特色农畜产品规模效应初显
  •         (三)依托高原净土的环境优势,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成效显著
  •         (四)探索多种产业融合模式,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提档升级
  •         (五)农畜产品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助推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 二 青海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一)自然环境脆弱
  •         (二)产业发展同质化问题突出
  •         (三)特色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         (四)生产要素市场流通不畅
  •         (五)人才支撑有待强化
  • 三 推动青海省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建议
  •         (一)优化产业布局,激发产业振兴生产要素活力
  •         (二)延伸农牧业产业价值链,做大“品牌”经济
  •         (三)发展数字经济赋能农牧业现代化,助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
  •         (四)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