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实证评价与成因剖析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实证评价与成因剖析

作者:马骏

马骏##马骏

所属图书:乡村振兴战略下中国城乡高质量...

图书作者:马骏

出版时间:2024年09月

报告字数:35087字 报告页数:46页
摘要:本文总结归纳了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城乡经济建设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产业融合度及乡村三次产业发展及融合度较低,城乡优势产业协同度不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二是城乡政治建设不协同,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政治参与的意愿、能力和实效偏低、成本偏高,农村地区、农民群体参与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实施方案的程度普遍不高,农民参与城乡政策制定的意愿、权益保障偏低,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区管理程度低。三是城乡社会建设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发展协同度较低,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及子女的住房、教育、医疗及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水平差异度较大。四是城乡文化建设不同步,主要表现为乡土文化、文脉、文明在城镇化大潮中逐步弱化、流失和消亡,城市文明的兴起又排斥着乡村文化的进驻,主流价值取向偏重于城市与市场,农耕文明面临遗失的风险。五是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主要表现为城乡两大区域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对生态资源的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和质量不一,城市粗放型发展、乡村粗放型生产等都对城乡生态融合造成了损伤和破坏。本书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现象进行了实证评价,经统计数据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存在城乡人口结构与就业水平差异大、城乡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差异大、城乡财政投入与设施供给差异大、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差异大、城乡生态环境与治理投入差异大等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做了深入探索,总结出城乡人口发展能力不对等、城乡要素流动基础不对等、城乡政策配置效能不对等、城乡资源交换价值不对等、城乡生态损害成本不对等等五大根本性原因。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主要表征
  •         一 城乡经济建设不平衡
  •         二 城乡政治建设不协同
  •         三 城乡社会建设不均衡
  •         四 城乡文化建设不同步
  •         五 城乡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
  • 第二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实证评价
  •         一 城乡人口结构与就业水平差异大
  •         二 城乡收入水平与消费能力差异大
  •         三 城乡财政投入与设施供给差异大
  •         四 城乡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仍有较大差异
  •         五 城乡生态环境与治理投入差异大
  • 第三节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质量失衡的成因剖析
  •         一 城乡人口发展能力不对等
  •         二 城乡要素流动基础不对等
  •         三 城乡政策配置效能不对等
  •         四 城乡资源交换价值不对等
  •         五 城乡生态损害成本不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