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报告
报告字数:22543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本报告以长江流域11个省为研究范围,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个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状态—压力框架模型构建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双权法确定权重,运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运用综合指数法确定生态安全指数对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森林生态状况处于较安全状态(0.637),草原生态状况(0.450)与湿地生态状况(0.422)处于临界安全状态,荒漠生态状况(0.682)处于较安全状态。基于此,长江流域全流域应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上游以预防保护为主、中游以保护恢复为主、下游以治理修复为主。
文章目录
- 一 长江流域概况
- 二 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历程
-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时期(1949~1991年)
- (二)综合利用与水污染防治时期(1992~2012年)
- (三)生态文明建设时期(2012年至今)
- 三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存在的问题
- (一)长江源头气候变暖问题
- (二)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问题
- (三)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问题
- (四)水环境污染与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
- 四 长江流域生态安全评价与分析
- (一)长江上游
- (二)长江中游
- (三)长江下游
- 五 长江流域各生态系统生态安全评价结果
- (一)森林生态系统评价
- (二)草原生态系统评价
- (三)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 (四)荒漠(石漠)生态系统评价
- 六 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政策建议
- (一)全流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 (二)长江上游:以预防保护为主,夯实绿色发展根基
- (三)长江中游:以保护恢复为主,坚守绿色质量底线
- (四)长江下游:以治理修复为主,提升绿色空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