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报告字数:15099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是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这三个少数民族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呈现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形成了灿烂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告通过对东乡族、保安族和裕固族三个少数民族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及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梳理,具体分析在三个民族多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积累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保护传承平台建设、保护成果转化利用、人才培养、传承传播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指出存在的非遗名录体系有待完善、非遗传承后继乏人、专业保护人才匮乏、调查研究工作滞后、非遗传承失去文化场域等问题,提出积极申报、交流推广、保护传承人、建立非遗工坊等对策,助推甘肃省特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保护基本情况
- (一)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遗在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分布现状
- (二)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省级非遗名录中的分布现状
- 二 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现状
- 三 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经验
-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施法律保护
- (二)建立非遗保护平台,促进转化和发展
- (三)加强传承人培训,提高传承积极性
- (四)加强成果编辑与出版,夯实非遗保护基础
- (五)开展非遗进校园,扩大非遗传承范围
- 四 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与保护面临的困境
- (一)挖掘与研究力度有待提高,名录体系有待完善
- (二)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
- (三)专业保护人才匮乏,调查研究工作滞后
- (四)生态环境逐渐改变,传承失去文化场域
- 五 甘肃省三个特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思路
- (一)激发文化自觉,建立文化自信
- (二)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参与度
- (三)重视申报工作,健全名录和传承体系
- (四)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复活文化场域
- (五)建立非遗工坊,让非遗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