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祭祀和庙会:城乡共举的民俗盛宴
祭祀和庙会:城乡共举的民俗盛宴

作者:朱宇强 田冰 徐春燕

所属图书:清代北方地区的城乡关系

图书作者:徐春燕 朱宇强 田冰

出版时间:2024年08月

报告字数:31696字 报告页数:39页
摘要:本文介绍祭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中国,上至最高统治者,下至普通民众,祭祀都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大事。祭祀就是人们对于神灵或祖先一系列宗教仪式的献礼。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祭祀的记录,可见早在先秦社会祭祀就是与战争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统治者会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来祭神祀祖。庙会滥觞于远古的敬神活动,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统治者的提倡下,大量的宫观寺院得以建立,每到特定节日,这些公共祭祀场所香火鼎盛,人流密集,人们聚集在一起祭拜神灵,娱乐演出,并且从事商品交易活动,庙会因之形成。迨至清代,与商品经济的繁荣相同步,庙会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成为城乡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地域崇拜与庙会祭祀所反映的城乡关系
  •         一 国家祀典下的城隍、土地信仰
  •         二 等级观念下的城乡祭祀
  • 第二节 从祭祀看国家与地方的互动
  •         一 政府对于城隍的扶植与接纳
  •         二 信仰所表现出来的特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         三 从河神崇拜看国家与地方的互动
  • 第三节 庙会与城乡交往和文化交流
  •         一 宗教信仰是城乡交流的思想基础
  •         二 庙会为城乡交往提供了平台
  •         三 庙会在城乡社会整合中的作用
  • 第四节 庙会的经济功能与城乡物资交流
  •         一 庙会的城乡分布与规模
  •         二 庙会的商业功能与城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