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法治实践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特色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法治实践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报告字数:5593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实践表明,农村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循环,有赖于科学的理论指导、充分的现实把握和合理的制度设计。农村金融问题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关键问题,既有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调控收效不佳,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仍未破题。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对既有制度供给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与创新。深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必须基于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考量,立足服务“三农”与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找准重点、突破难点、严控风险、协同推进。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充分意识到法律制度在权利配置和市场培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逐步将农村金融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文章目录
- 11.1 研究结论
- 1.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实践表明,农村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循环,有赖于科学的理论指导、充分的现实把握和合理的制度设计
- 2.农村金融问题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关键问题,既有的针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制度调控收效不佳,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仍未破题
- 3.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对既有制度供给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 4.深化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必须基于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考量,立足服务“三农”与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找准重点、突破难点、严控风险、协同推进
- 5.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充分意识到法律制度在权利配置和市场培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逐步将农村金融真正纳入法制轨道
- 11.2 政策建议
- 1.通过顶层设计与配套制度的有效供给,为农村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保驾护航
- 2.加快乡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金融互联互通,并由此建立健全普惠金融体系
- 3.根据各类金融功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分类为乡村从业主体提供全方位便捷式金融服务
- 4.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保障金融市场的公平性与正义性,淡化显性的差别对待和隐性的政策排斥
- 5.以内嵌于农村社会的角色提供适应乡土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的现代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