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数字素养何以提升边远乡村居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混合方法的调查
数字素养何以提升边远乡村居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混合方法的调查

作者:陈曦 钟超 吕宛青 陈程

陈曦 钟超 吕宛青 陈程##云南大学 谢寿光 胡洪斌

所属图书:魁阁学刊 2024年第1辑 总第10辑

图书作者:云南大学 谢寿光 胡洪斌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报告字数:24091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边远乡村地理位置偏僻,存在空间隔离和社会隔离双重困境,数字鸿沟问题凸显。本研究基于中国乡村社会大调查项目调研,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究边远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对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升机制。边远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由通用、社交、创作、安全四个维度构成,通过社会资本的中介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中通用型数字素养的作用最小,关系型社会资本在数字素养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中介作用最强,认知型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次之,而结构型社会资本的中介作用不显著。治理主体应将系统性提升边远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相关政策的落地点和着力点。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与问题提出
  •         问题一:我国边远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由哪些要素构成?
  •         问题二:数字素养提升边远乡村居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制是什么?
  • 二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一)数字素养与数字鸿沟
  •         (二)社会资本与群体认同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三 研究方法与实施过程
  •         (一)阶段1:定性研究
  •         (二)阶段2:定量研究
  • 四 定量分析与结果讨论
  •         (一)信效度检验
  •         (二)模型验证
  •         (三)中介作用
  • 五 建议与未来研究
  •         (一)理论贡献与政策建议
  •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探索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