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市防疫现代化中的危机治理与社会应对——以1910~1911年“东北鼠疫”为中心
城市防疫现代化中的危机治理与社会应对——以1910~1911年“东北鼠疫”为中心
报告字数:17941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近年来,疾病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成为社会科学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近代中国,“卫生行政”作为一种政府职能在1910年的大型鼠疫中得以初建,在此过程中,中央政府、国际势力、地方行政、社会组织、社会公众等多个主体在多个层面对疫情的反应不一,伴随着社会调适和认知重构,于冲突互动中达至平衡。晚清社会风俗习惯中逐渐融入西方因素,这些因素在疫情发生时的移民社会中发生快速反应。政权的强力介入和整合,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中国公共卫生机制的现代化转型。对于城市特定防疫史的梳理,有助于厘清疾病如何与社会产生互动,从而拓展疾病的社会研究路径。
文章目录
- 一 引论
- 二 危机来临:疫病传播与各方反应
- (一)铁路与生活方式:疫病传播的加速器
- (二)瘟疫降临下的城市:官方及民间的反应
- 三 危机应对:社会动员与冲突互动
- (一)信息传布与社会动员
- (二)主体间的冲突与互动
- 四 危机过后:重构的卫生体系与变革的社会生活
- (一)公共卫生体系的重构
- (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
- 五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