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阶层认同变化的结构性动力——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界限APC分析(2008~2019)
阶层认同变化的结构性动力——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界限APC分析(2008~2019)
报告字数:24960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社会分层的主观感知是共同富裕实现程度的重要体现。本文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并使用界限APC分析法发现:2008~2019年,中国少数民族的阶层认同总体处在“中下”和“中”之间,其间呈现波动上升的历时变化;年龄、时期和世代均具有独立的正向效应,其中世代和年龄效应较为强烈,时期效应表现较弱。阶层认同的提升是结构性变革所引发的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阶层认同研究和APC分析法的使用据此得到补充和启发。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2008~2019年时期、世代与年龄效应的理论预设
- (一)关于阶层认同的相关理论
- (二)2008~2019年少数民族阶层认同变化中的时期效应
- (三)2008~2019年少数民族阶层认同变化中的世代与年龄效应
- 三 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来源
- (二)相关变量
- (三)分析方法
- 四 研究发现
- (一)阶层认同随年龄、时期和世代的简单变化情况
- (二)年龄、时期和世代的偏效应估计
- (三)关于世代更替效应解释的检验
- (四)内生因子法分析结果
- 五 结论:结构性因素与阶层认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