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公地悲剧”:学术脉络与理论内涵
“公地悲剧”:学术脉络与理论内涵
报告字数:12715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公地悲剧”理论以美国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为分析背景,认为美国现代社会严重缺乏公地管理传统,当产权不清、人口与资源关系不协调时,不受管理的公地终将造成环境悲剧。该理论吸收了马尔萨斯的人口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劳埃德的“公地模型”等观点,揭示了美国的一个时代问题。20世纪的美国人口增长和无管理的公地资源出现紧张关系,西方的产权制度管理体系以及美国政府特点,均难以处理产权无法分割的公地问题。纵观哈丁的“公地悲剧”理论,其贡献在于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公地问题,并对很多学科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将“私有产权”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的重要前提假设,也备受争议。
文章目录
- 一 相关社会背景
- 二 “公地悲剧”的理论内涵
- 三 “公地悲剧”的学术脉络
- 1.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影响
- 2.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影响
- 3.劳埃德“公地模型”理论的影响
- 四 理论反思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