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生产跑步机理论:缘起、内涵与发展
生产跑步机理论:缘起、内涵与发展
报告字数:19395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生产跑步机理论是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经典的环境社会学理论,但中文学术圈对其系统性介绍不足。本文尝试对生产跑步机理论进行全面的梳理,以增进中国学界对该理论的认识。本文内容分为如下三个主要部分:梳理生产跑步机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学术缘起和理论创始人的学术经历,展现生产跑步机理论产生的社会-学术-个体层面的宏观与微观背景;呈现生产跑步机理论的内容与核心观点,从工厂生产的“内-外”两个维度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系统的运行及其与环境问题的关联;介绍生产跑步机理论的关联理论与学术发展。国内学界在对该理论“拿来”运用的同时,还需要基于中国经验与实践,与经典理论交流和对话,创新并超越经典理论。
文章目录
- 一 生产跑步机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环境公害与环境运动爆发
- (二)福特主义生产方式扩张
- (三)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时代
- 二 生产跑步机理论缘起的学术渊源
-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运行逻辑的研究
- (二)政治经济学研究
- (三)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
- 三 生产跑步机理论创始人的学术经历
- 四 生产跑步机理论的内涵
- 五 生产跑步机理论的关联理论与学术发展
- (一)关联理论
- (二)学术发展
- 六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