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报告字数:22269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教育设施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渐提高、文体娱乐设施日益丰富多彩、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乡村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络以及农机安全生产等基础设施建设呈现良好态势,但由于城乡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较大,加之缺乏统筹城乡的整体性乡村建设规划,以及供需不匹配、同质化发展产生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农民满意度不高,制约乡村发展。因此,提出科学编制和严格落实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加大财政投入、吸引社会资本共建乡村美好家园,实施交通、水利、电网、农机、医疗卫生等重点专项工程,切实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齐抓共管,不断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二 我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 (一)乡村教育设施逐步健全
- (二)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高
- (三)乡村文体娱乐设施日益丰富多彩
- (四)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 (五)交通设施改善为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
- (六)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提高了农业灌溉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 (七)农业机械安全生产持续呈现良好态势
- (八)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水平均落后于城镇地区,乡村基础设施供给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待均衡发展
- (九)农村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推进农业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 三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面临的困境
- (一)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缺乏整体统筹规划
- (二)地区间和城乡差距较大
- (三)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同质化发展导致供需不匹配
- (四)乡村水电路网及农机设备供应不足,制约农村消费需求
- 四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对策建议
- (一)立足长远,突出重点,做好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与实施
- (二)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 (三)实施重点工程,切实解决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四)齐抓共管,发挥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