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专题之二:志愿服务
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专题之二:志愿服务

作者:邹宇春

所属图书:共同富裕:衡量指标与实现路径

图书作者:邹宇春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报告字数:18300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聚焦分析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志愿服务。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思路中,特别强调了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作为推动第三次分配中最具有劳动本质和道德意蕴的形式,志愿服务同时产出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因此,为了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发挥好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本章运用全国随机抽样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和评估我国志愿服务的主体(活跃志愿者,即过去一年有过志愿服务行为的居民)以及志愿服务的现状和不足。分析发现我国18~69岁居民中,活跃志愿者占比自2019年逐步上升,2023年占比超三成。从人口结构上看,党员、“00后”、有较高家庭收入和受教育水平的群体更可能成为活跃志愿者。他们具有更加积极的社会心态,通过志愿服务贡献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发挥了较好的资源调节作用。同时,由于发展水平和群众需求等差异,各领域的志愿服务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特点,本研究提出需要有针对性地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比如,常态化和精细化并举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供给,因人制宜整合不同行业的志愿者资源,厘清社区和志愿服务组织的互动关系等,以便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
文章目录
  • 一 共同富裕与第三次分配、志愿服务
  • 二 我国活跃志愿者的总体规模与发展状况
  •         (一)活跃志愿者规模
  •         (二)活跃志愿者人口特征
  •         (三)志愿服务次数、时长与贡献经济效益
  •         (四)志愿服务的网络化、规范化与专业化
  • 三 我国志愿服务的参与状况
  •         (一)不同类型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
  •         (二)志愿服务参与的地区差异
  •         (三)志愿服务参与的行业差异
  •         (四)志愿服务参与的单位/公司类型
  • 四 活跃志愿者群体的社会心态
  •         (一)社会信任
  •         (二)主观幸福感
  •         (三)公益慈善参与
  •         (四)其他社会心态
  • 五 思考: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和建议
  •         (一)发展趋势与提升空间
  •         (二)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助力共同富裕推进